![]() 王忠信‧公忠體國 勇往直前的鬥士
建校初期,因為徵收校地說明會是由中心學校校長主持,而她只開了一次協調會後就草草了事,地主們非常不滿,除了抗爭,連破土奠基的木樁也被偷走,王校長幾經周旋,不斷溝通、說明,還麻煩鎮長、議員及鎮代,才擺平此事,順利破土起建。籌備期間,借用淡水國小教室作為籌備辦公室,當時淡水國小校長深怕鄧公國小之成立影響其招生班級數,態度極不友善,百般刁難,甚至將借用之教室選在廁所樓下,王校長與李永霑、楊賜陽兩位主任,還用雨衣布遮在天花板,防止頂上尿液滴漏。創校初期,老師們均以校為家,從無到有,每天自動加班至晚上十點,校長、主任也在旁打氣,果汁、泡麵、咖啡無限量供應,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下,才成就現今之鄧公國民小學。
民國78年,鄧公國小成立,王校長凡事親力親為,認真創校,雙面走廊、男女廁分開、洗手台與女兒牆平行、辦公室內有教師沐浴間與廁所、校園花園間有小型演奏場,有學生自主福利社,皆屬創舉。當時新建16所學校中評比第一名,並獲省府表揚。王忠信校長除軟硬體加強設備外,更大力推廣體能、音樂與書法訓練,師生一同學習書法、沉浸浩瀚詩詞歌賦篇章,全力推動文化教育,不僅被縣政府推為楷模,也被教育部評選為「績優文化學校」;學生表現可圈可點,出類拔萃,更為當時台北縣之美勞科輔導的中心學校,鄧公國小更為淡水區首屈一指之國民小學。 八年任期結束,原本調至江翠國小,在有心人士運作下,王忠信校長未依志願調派,反而派往未填入志願內之八里國小,原因只為客家身分與黨籍問題。校長雖認真辦學,深得人們讚揚,不過,族群、語言的不平等,仍是不爭的事實。客家人做的再認真、再好,如果不與他人同流合汙,總會受到無形的打壓,尤其剛正不阿的精神,更容易得罪他人,遭人排擠。晴天霹靂,一向堅強的校長竟然流淚了,全家討論結果,決定到教育局抗議後馬上辭職。但是校長認為,客家人若要出頭天,必須從底層教育做起,所有客家人必須同心同德、相互扶持,越惡劣的環境就要越堅持到底,這就是客家人的硬頸精神。 赴任當日,老師、家長近千人眼眶泛淚,不忍護送;王忠信校長安慰他們,教育是良心事業,只做對的事情,在哪都一樣,都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教導、學校當成自己的家庭來經營。校長至八里國小後,受到師生與地方人士的愛戴與尊敬,當時的家長會長張聯雄先生與林美惠主任更是處處協助與幫忙。盛大舉辦八里國小的百年校慶之後,校長因為過度勞累,導致視網膜剝離,每天必須低頭、趴睡,十六個星期內,他依舊照常處理學校大小事務,期間他更替八里國小爭取到兩億七千多萬的經費,改建老舊教室及軟硬體設備,他為了接任校長好做事,毅然提前退休,但是,接任校長沒有經驗,期限內沒發包出去,爭取的經費竟被政府收回,這是校長最感遺憾的事。
![]() 瀏覽數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