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:::
:::

modname

首頁 > 工商產業界

邱文彬‧ 崇禮尚義 廣結善緣


開明教育提升人品人格


崇義集團在商場朋友推薦下,讓從小愛讀書的邱董有機會接觸教育事業,當年的慈航中學只剩下2位學生,接手後改名為「崇禮尚義」的崇義中學;不到五年,從2位成長到飽和點600位。邱文彬董事長談到教育,顯然比談建築眼睛更明亮、聲音更遼亮;他不諱言表示,當初接手,曾立下誓約:「辦教育不是辦學店」。他的初心是要把不愛讀書孩子,變成「知書達禮」學子,因此格外注重品格教育、人格教育中,啟發學生的樂觀、自信;邱董接著引述辦教育發心,在於把不同資質小孩,套用在三百六十五個行業,讓他們發揮自己潛能,因此崇義中學建教班深受很多中小企業青睞。因為學校重視崇禮尚義精神,培養出有傳統倫理為底蘊自信心的孩子,很多建教班同學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後,感恩學校師長,也感恩企業栽培,讓他們比其他同學多一層歷練與成長。


崇義企業集團的用心,讓這幾年位於新北市汐止區的崇義中學棒球隊、女子壘球隊都打出好成績,雖然學校設備與環境不是挺好的,但是教練用心、球隊球員苦練,累積自信心,在球場上展現無比堅靭與爆發力。


崇義中學為了因應少子化後學生遞減的問題,正籌劃未來開辦小學至高中的十二年一貫學程,以順應環境的變遷。 談到教育,邱文彬董事長更引述,他父母親雖然不識字,但多虧父母的勤儉刻苦,讓小孩有機會讀書,並用傳統儒家思維與倫理綱常教導子女,期望能改變下一代的生活環境。「我的長輩都是懂事故的人,只是環境差,而不是條件差。」我們辦教育的人,利用開明現代化的教育方式改變教育體質,以追求「知書達禮」、「崇禮尚義」的品行與精神,長輩們雖然未受過良好教育,但開明的思想深深影響下一代。邱文彬嚴肅地說:「相信開明父母,才能培養自信、品德高尚的孩子。」邱文彬一反嚴肅,風趣地說:「書讀得好不好不是重點,知道是非、知道公義才是教育的態度,每個人面對不同環境,面對工作與生活挫折時,仍然保持樂觀進取,才是我們辦教育的理想。」

瀏覽數  
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
請輸入此驗證碼